语言发育必须具备正常的发育器官、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。语言是表达思想、观念的心理过程,文字、声音、及视觉信号、姿势及手势都属语言范畴。语言发育要经过发音、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。
新生儿第一声啼哭,是最早的发音。
2个月开始发出一些a、o、u、e等类似的后元音,随后出现辅音n、k、p、m等。
大约5个月左右,婴儿进入呀呀学语阶段,发出一些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重复音节。如ba―ba―ba,ma―ma―ma,生后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。
8、9个月的婴儿呀呀学语的频率达到高峰,同时开始模仿成人的发音,发出四声。表现出能听懂成人一些话,并作出相应的反应,即形成第一批词――动作的条件反射。如妈妈说拍拍手,他就会拍手等。
11个月左右的婴儿是词――动作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时期,开始能从复合的情景中解脱出来,即能将词作为信号而引起相应的反应,理解某一个词的意义。此时,呀呀学语下降。
1岁~1.5岁的幼儿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。如成人问“小狗呢?”幼儿就会去看狗; 1岁~1.5岁的幼儿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。如成人问“小狗呢?”幼儿就会去看狗;
1岁左右的婴幼儿可以说出有意义的单词或三、四个字的短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、思想并与人进行交往。
2岁左右可以说双词或三词组成的语句。如“妈妈坐”、“妈妈饿”等,语义比单词句明确,但结构不完整;
3岁是表达语言的关键期,词汇量可达1,000左右,此时发音还不够准确,句法也不够妥当
4~5岁的儿童发音基本正确,说话可完全被听懂
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不管是哪类原因造成,父母都应该牢记你们才是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好的老师。因为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与儿童相处,给予可模仿的语言对象,而且你们也是孩子最亲的人,只有你们才能给予孩子充分战胜困难的信心。